Featured image of post 「SF周刊」2025年第22 23期(合刊)

「SF周刊」2025年第22 23期(合刊)

文章

专访|项元汴特展策展人:五件旧藏真迹,如何撑起一场大展

“天籁回响——项元汴诞辰500周年书画特展”在嘉兴博物馆展出,聚焦明代收藏家项元汴。展览虽仅有五件项氏旧藏真迹,但通过画像、题跋、鉴藏印等多元角度,展现了项元汴的家族背景、商业网络和文化贡献。展览旨在纪念项元汴,探讨“天籁阁”对书画史的影响,并展示嘉兴的收藏传统。由于藏品分散,展览侧重解读,通过临摹和数字化技术补充。展览包含重要文物,并强调了私人收藏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嘉兴博物馆结合地方特色,系统研究并展示本土重要藏家,推动“书画之城”建设。
艺术 文化 历史

The Visual Language of the Nuclear Age 核时代的视觉语言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原子弹,造成25万人死亡。Poster House的展览“Fallout:战争与和平的原子” 追溯了核武器和核电站的发展和反应。展览设计大胆,利用海报设计元素,打造沉浸式体验,信息传递高效,例如通过要点形式介绍复杂历史。展览强调了核军备竞赛的风险和后果,以及私营企业与战争的关联。展览展出了大量海报、书籍和电视节目,展示了核开发与裁军的视觉语言如何根植于流行文化,如蘑菇云、原子漩涡等。展览中,设计师Eric Nitsche为通用动力公司设计的作品是早期简洁的企业美学的一个例子。展览还包括了呼吁裁军的海报,以及来自美国和苏联同盟国的宣传作品。展览传达出的一个主要信息是,公众抗议对阻止或扭转政府的冒险行为非常有效。展览持续到9月7日。
艺术 文化 历史

On August 6, 1945, the United States detonated an atomic bomb on the populous city of Hiroshima, Japan, killing a quarter of a million people. Eighty years — almost to the day — since the devastation wreaked by that first nuclear weapon, Fallout: Atoms for War & Peace at Poster House chronicles the development and response to what it calls “two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inventions of the modern era,” and two sides of the same coin: the nuclear weapon and the nuclear power station.

One Small Thing to Do Today: Pressure Mainstream Media to Cover the Gaza Famine. 今天要做的一件小事: 敦促主流媒体报道加沙饥荒。

今天可以做的一件小事:敦促主流媒体报道加沙饥荒。《纽约时报》等媒体长期以来一直在传播关于加沙正在发生的种族灭绝的右翼以色列宣传。为纠正这一情况,作家团体“反对加沙战争”发起了“淹没新闻编辑室”运动,旨在“敦促主流媒体报道以色列正在饿死加沙人的事实”。该运动提供了一个模板邮件,读者可以将其发送给各大报纸,要求他们真实报道以色列强加在加沙的饥荒,将此作为头版新闻。邮件强调了饥饿对加沙人民的影响,并要求媒体阐明造成大规模死亡的政策制定者。呼吁媒体诚实报道,并为这一事件提供足够的资源和版面。
社会 历史

暗蓝评《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丨救现象还是救灵魂

《梦游者》一书挑战了人们对科学英雄的传统认知。库斯勒认为,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并非完全自觉,科学发展也非线性进步。他解构了科学与社会的隔离,指出科学与个体、现象的无限性相关,而非仅靠“绝对进步”拯救一切。他质疑了哥白尼著作的解读,揭示了开普勒的直觉与错误并存,以及伽利略的性格缺陷。库斯勒认为,科学无法独自救赎,社会应警惕心灵分裂。文章探讨了科学史、人性、以及对科学本质的深刻反思。
艺术 文化 历史

《梦游者:西方宇宙观念的变迁》,[英]阿瑟·库斯勒著,莫昕译,后浪|九州出版社,2024年11月出版,568页,128.00元

摘抄:1997年,法国肌肉萎缩治疗协会开展了一项特别行动。他们召集了一个病人群体,通过一档电视慈善节目募集到了八千万美元慈善基金。由于导致肌肉萎缩的疾病其病因往往在于基因,因而这笔善款一度被大量用于人类基因组的基础性研究。然而在相关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之后,该基金却解散了用于进行基础性研究的实验室,转而倾其全力投入到对病人们而言更迫切,但对于当时科学而言过于超前的基因治疗领域当中。
在拉图尔看来,这一事件体现了在当今世界,科学研究早已脱离了孤立的“实验室生活”,进入开放性的“集体实验”状态,被社会因素影响,同时也左右人们的生活。然而这种“集体实验”并不意味着科学有效地介入了社会,能够为其理清秩序、终结争论,反而在社会语境中增加了更多新实体。“在那些代表了人类及其需求的代言人之外,他们新加入了那些代表了——我该如何称呼之呢?——非人类及其需求的代言人……现在,只有一件比死亡和税收更加确定的事情,那就是,相比过去而言,将来会有更多此类奇怪的野兽”([法]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未现代过》,刘鹏、安涅思译,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7月,xviii-xix页)。

摘抄:拉图尔进一步指出,这种混乱状态的出现,根源在于尽管科学已经极大程度地与社会纠缠在一起,但人们依然倾向于将科学视为一种理想之物,期待它仅凭自身便可以发现乃至于“发明”一种救赎之道。将科学视为一种孤立且至高理想的信念——拉图尔干脆将这种信念称为由科学革命开启的“潘多拉之盒”——离不开对科学发展的辉格史叙事。既然我们相信是哥白尼赋予了太阳宇宙中心的地位,以及伽利略曾经如大卫一般独自挑战并击败了旧时代的巨人亚里士多德,我们便很难不把科学当成一种“神话”,相信它可以拯救世间一切,甚至包括我们的灵魂——于是科学真正享有了与中世纪教会同等的地位。
实际上,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阿瑟·库斯勒便已经看到了这种现代性危机。在首版出版于1959年的《梦游者》一书中,库斯勒旨在强调人们眼中的科学英雄——哥白尼、开普勒和伽利略——绝非人们普遍想象的那般自觉且坚定,“一些最重要的个人发现到来的方式令人觉得更像是一位梦游者而非一台电脑的表现”(第ix页),于是科学发展“走的是一条曲折的之字形路线,有时几乎比政治思想的演变更令人困惑”(同上)。作为一位小说家,同时也是二十世纪“恐怖政治”的亲历者,库斯勒这项科学史研究的根本意义在于取消科学与社会的隔离状态:科学工作始于也始终都在“拯救现象”,正如社会发展的意义在于个体的更好生活——决定其地位的只能是现象与个体的无限性,而非仅凭一项“绝对进步、绝对正确”的事业便能终结一切的妄想。

摘抄:不难想见,库斯勒此书争议颇大。尽管他对科学史“曲折前进”的描述比托马斯·库恩著名的“范式转换”更早提出,但科学界对这部作品很难买账。美国天文学家、科学史专家欧文·金格里奇专门写了一本《无人读过的书》,试图通过追踪早期版本《天体运行论》拷贝在世界各地的流转状况,驳斥库斯勒在描述哥白尼这部大作时使用的这个小标题。“当然,并不是所有这些拥有者都真正读过这本书。那些王室成员并不在他们的拷贝上做任何批注,但另外一些人这样做了……显然,当库斯勒断言《天体运行论》是‘一本没有人读过的书’和‘有史以来销量最差的书’的时候,他就犯了错误。他真的错了。大错特错。”([美]欧文·金格里:《无人读过的书》,王今、徐国强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年1月,299页)

摘抄:二十世纪初的迪昂仍在期待现代科学兑现其拯救所有现象的潜能,但半个世纪后的库斯勒已经不再相信科学仅凭一己之力便能实现这一点,于是对伽利略代表科学对信仰直接宣战痛心疾首;同时库斯勒还在忧心人类心灵再次分裂的长期后果:“一个被神操纵的傀儡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而一个由染色体操纵的傀儡只是怪诞可笑而已。”(482页)库斯勒的担忧,到二十世纪末已经非常接近于现实,如法国哲学家勒内·基拉尔在1996年进一步做出的预言,“在人文主义信奉的‘信条’中,有基因操纵……最多几十年后,我们就会把人转变成一台台恶心的享乐机器”([法]勒内·基拉尔:《欲望的先知》,钱佳音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5年1月,164页)。而随着我们进入二十一世纪,所谓“生物世纪”,这里的“生物”究竟指向曲折前进的科学,还是降格的神学信仰,将会决定“人类世”的未来。

摘抄:在小说《中午的黑暗》里,库斯勒的悲剧英雄鲁巴肖夫出于“纪律要求”,对自我意识感到羞耻,只能借用维特根斯坦的术语,将脑中的“我”视为“语法虚构”;到小说结尾,鲁巴肖夫即将面临死刑,他回想自己“为信念工作”的一生,感到身心俱疲,甚至连那个语法虚构的“我”都无力召唤。“但是还有途径可以接近他……最伟大和最清醒的现代心理学家承认这种状态是事实,称它为‘海洋感觉’。的确,一个人的性格就像一粒盐一样溶解了,但同时,无限的海洋似乎包含在这粒盐中”([英]阿瑟·库斯勒:《中午的黑暗》,董乐山 译,作家出版社,1988年11月,274页),接着他想起自己儿时的理想,“小时候他曾真的想学天文学,可是后来四十年他却在干别的。公共检察官为什么不问他:‘鲁巴肖夫被告,谈谈无限怎么样?’”(同上,275页)。或许这便是库斯勒撰写这部关于伟大天文学家之“盐”以及天文学之“海”的《梦游者》,以及他后半生投身神秘主义研究的根本原因。“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咸是现象,亦是灵魂——一粒包含无限海洋的盐足以将其拯救。

建了20年的大埃及博物馆:一切就绪,只等图坦卡蒙

耗时二十年、耗资超10亿美元的大埃及博物馆(GEM)即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全面开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文明博物馆。该馆位于吉萨金字塔附近,占地50万平方米,已开放部分展厅,但最受瞩目的图坦卡蒙展厅尚未开放,预计将成为压轴大戏。博物馆预计每年吸引500万游客,展示约10万件藏品,从史前时期到希腊-罗马时期文物,旨在致敬古埃及文明。项目因环境、财政和政治挑战多次延期,此次推迟是由于“以伊战争”。
艺术 文化 历史

这组古埃及士兵模型出土于梅塞赫提(Mesehti)的墓中,他是第一中间期末至中王国初期亚斯尤特(Asyut)地区的一位地方总督。

摘抄:面对埃及琳琅满目的陶器、棺木、小雕像和布满象形文字的器物,观众很容易感到信息过载。但得益于策展上的用心,这些藏品被编排成一组组精心构建的视觉单元,虽然在形式上略显对称,却足够吸引目光。大型透明展柜将邻近的展品层层叠映,形成丰富的视觉关系。其中一个亮点展品,是一组40件微型木制士兵模型,出土自第一中间期(约公元前2181-公元前2055,古王国时期和中王国时期间的大约100年的历史时期)末期一位地方总督梅塞赫提(Mesehti)的墓葬。这类供死者来世守护之用的随葬品,提供了对当时普通社会成员极为难得的观察窗口。士兵们留着整齐的短发,手持长矛与盾牌,身穿方便行动的短裙,与一旁庄严肃穆的黑色石棺形成优雅对照。

一周展讯|从邓散木、唐云看海派艺术系列大展

近期国内外展览精彩纷呈,上海有邓散木艺术展、唐云艺术展、古埃及文明展等,北京有列宾艺术特展、殷商文明展等,苏州、南京、杭州等地也有多个主题特展。海外方面,卢浮宫展出中国文物和《清明上河图》,日本展出瑞典国立博物馆素描收藏,以及梵高、毕沙罗等艺术家的展览。这些展览涵盖了古代文明、近现代艺术、当代设计等多个领域,为观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盛宴。
艺术 文化 历史

日本宽永寺400周年纪念展:这套江户时期的木活字缘何重要

为纪念宽永寺创建400周年,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纪念展,展出宽永寺珍藏的佛像、书画等文物,重点展示江户时代的文化。 其中,天海主持刊刻的木活字《大藏经》尤为重要,被称为日本重要的文化财产。 宽永寺始建于1625年,是江户时代宗教文化中心,与德川幕府关系深厚。 此次展览通过六个部分,展示了宽永寺的历史、文物,以及与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渊源。 宽永寺与上野公园渊源深厚,明治维新后寺庙部分改建为公园,博物馆成为核心文化设施。
艺术 文化 历史

王东杰评《程允亨的十九世纪》︱每个人都在风中摇摆

本书评述了刘永华的《程允亨的十九世纪》,探讨了微观史的意义。文章认为,微观史并非“以小见大”的典型代表,而是通过“见微知著”来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程允亨的生活受到全球市场、地方社会和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他的生计模式、人际关系等构成了其“生活世界”。作者强调,这本书并非结构分析,而是从“关系、网络”的角度观察社会,关注个体对历史进程的体验,展现了历史的流动性和包容性,最终揭示了“一切历史都是生活史”的观点。
文化 历史

洛杉矶郡立博物馆新馆:去中心化的博物馆转型试验

洛杉矶郡立艺术博物馆(LACMA)新建的格芬馆(Geffen Galleries)是一场去中心化的博物馆转型试验。该馆建筑设计打破了传统多层美术馆的等级逻辑,强调建筑的可漫步性和无中心性。策展理念摒弃了“孤岛式”展示,采取跨媒材、跨时代、跨地域的叙事方式,并打破了“正典”与“边缘”的界限,重视摄影、纺织等边缘媒介。LACMA 还与社区、族群等合作建构展览,试图重新定义“艺术博物馆”的内涵。尽管存在空间效能与展览可见性等争议,但其改革仍具有里程碑意义,为全球博物馆界提供了挑战与启发的参照点。
文化 历史

追濁水溪的精神性──莊瑞琳專訪《追一條溪》許震唐

许震唐的《追一條溪》专访探讨了摄影的“在场”与伦理,强调摄影者与被摄者的关系不应带有精英视角或同情心,而是通过长时间的沉浸,成为现场的一部分。他认为,乡土不应仅仅是地理概念,更应是基于土地认同的精神性。通过记录浊水溪的日常,呈现集体记忆与意识,而非仅在灾难中关注乡土。他深受武界李秀梅“够了就好”的哲学影响,试图在作品中展现土地的精神价值,揭示台湾在乡土认同上的缺失,以及对土地价值的经济化定义。
文化 历史

摘抄:莊瑞琳(後簡稱為莊):因為我自己很多年前當過記者,後來覺得不想再當記者,有一個關鍵也跟現場有關。我覺得當代工具的發達,其實我們愈來愈靠近,比如直播,你跟那個東西幾乎是零點一秒的差距而已,那個現場就在你眼前,不論它距離你多遠,所以我們好像都可以在現場,也就是說,在當代講現場這件事情是不值錢的。但是我後來覺得以新聞式的在場為核心,或者是大量的這種媒介概念的在場,很多時候並沒有真正在場,它只是完成了在場的交換。今天被記者訪問的人,不管是事件主角還是什麼,我們是完成了一個沉默的交換,他們是沉默地允許我們去記錄。但那真的是在場嗎?那是我當社會記者的時候一直在心裡的問題,譬如說我去拍被抓的人,不管是因為偷竊、吸毒、強盜殺人等等,我在現場到底記錄了什麼?它其實全部都是在許多社會條件下被創造出來的在場,所以有可能愈拍愈寫,我一直遠離真正的故事。那個東西是警察或者是行為人、當事人,他覺得要這樣訴說自己,給了我一個版本,我們只是共同完成了「假裝大家都在場」而已。所以在這個時代,「在場」是那麼廉價,它可能離本真愈來愈遠了。

摘抄:許:倫理問題對攝影者、創作者,如果這個界線沒有很清楚的話,其實你的創作會有一個檻,這個檻是過不去的。我今天拍你,並不是要把你轉成我的話再來講,我的想法很簡單,這是你的故事,這是你想要做的,這是你想要說的。所以在濁水溪所有的拍攝過程裡,我幾乎都是這樣。你會發現我拍人都有點側拍,不會是肖像,因為他不是準備讓我拍的,他甚至於說「我來這裡種田,你拍我肖像幹嘛」。所以我盡可能把自己隱藏好,把自己退掉,當你把自己退掉,自然而然倫理就會很清楚,因為你沒有「求」,不會一直想我要怎麼做,倫理的爭議就會縮小,你對畫面的構成,甚至於張力等等,不會這麼在意,也不會在意這些照片到底好不好。當你很在意照片情境的時候,它就不會趨於真實。所以我跟他們在一起就是一定要很熟,他們很清楚我的個性,我就算第一天表明來歷,他也接受你了,我也沒有太多問話,就是安安靜靜在旁邊,他問我,我才會回應,就好像我坐在馬路邊,要等大姐同意讓我進去地磅裡面,搞了兩三個禮拜。我沒有很強烈的動機說一定要拍什麼。

图像 & 视频

环尾狐猴幼崽在玩自己的尾巴‌, 马达加斯加

原文链接

环尾狐猴幼崽在玩自己的尾巴‌, 马达加斯加

说明:看起来这只小家伙像是在玩耍,对吗?其实,当一只幼年环尾狐猴缠绕或拉扯自己的尾巴时,它正在练习一些至关重要的技能。环尾狐猴的幼崽在生命最初的几周会紧紧依附在母亲身上,起初趴在母亲的腹部,随后转移到背上。随着它们逐渐长大、开始离开母亲,追逐尾巴成为学习平衡、协调以及融入群体玩耍的重要一环。这些灵长类动物还会利用它们长长的尾巴进行交流。当它们集体移动时,会将尾巴像旗帜一样高高举起,以便在开阔地带保持队形。此外,响亮而有节奏的叫声、气味标记以及雄性之间的“臭味大战”,都让它们的社会生活显得格外丰富有趣。
环尾狐猴仅分布在马达加斯加的南部和西南部,栖息于干旱森林、多刺灌丛和岩石突出的地区。它们以雌性为主导,通常组成多达30只个体的群体。尽管环尾狐猴是研究最充分的狐猴之一,但由于刀耕火种的农业方式和木炭生产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尽管环尾狐猴是研究最多的狐猴之一,但其生存状况仍岌岌可危。

拉霍亚的潮汐池‌, 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

原文链接

拉霍亚的潮汐池‌, 加利福尼亚州, 美国

说明:并非每堂科学课都需要在教室里进行。在加利福尼亚州的拉霍亚,退潮后形成的潮池就在你脚下,向你揭示海洋的奥秘。在圣地亚哥这个沿海社区的岩石海岸线上,当潮水退去,海水被困在天然的凹坑中,就形成了潮池。这些浅水池自然分布在拉霍亚的砂岩和礁石之间,尤以风之海海滩、贝壳海滩、南卡萨海滩和医院角附近最为典型。海水停留在这些岩石凹槽中,为海兔、脆皮海星等多样的海洋生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潮池的形成要归功于长期的侵蚀作用。海浪日复一日拍击砂岩和石灰岩的海岸,逐渐雕刻出能够蓄水的小坑洼。每天两次,随着潮水的涨落,这些潮池不断被海水淹没又重新显露,内部的生物也因此必须适应极为多变的环境。冬季白天潮水最低,是探索潮池的最佳时机。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潮池受到加州《海洋生物保护法》的保护。你可以欣赏这里的美景、观察潮池中的居民并拍照留念,但请不要触碰或打扰其中的任何生物。这是一堂免费的海洋生物课程,正在你眼前生动上演。

巢中的乌林鸮, 芬兰

原文链接

巢中的乌林鸮, 芬兰

说明:作为夜空中的无声猎手,猫头鹰是动物王国中最迷人的动物之一。它们能够将头部旋转多达270度,再加上无声的飞行和卓越的夜视能力,充分展现了其非凡的适应性。全球已知有200多种猫头鹰,它们在维护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并深深融入人类的文化传统。每年的8月4日是国际猫头鹰意识日,这一天不仅是对它们在自然界中重要角色的致敬,也是提醒人们关注它们所面临威胁的重要时刻。
今日图片展示的是一对筑巢的乌林鸮。它们是世界上体长最长的猫头鹰,体长可达24到33英寸,分布于整个北半球。与许多鸟类不同,乌林鸮并不自己搭建巢穴,而是选择利用大型猛禽遗留下的旧巢,或在断裂的树顶和空心树干中安家。尽管它们体型庞大,属于顶级捕食者,却性情温和,很少与同类或入侵者发生冲突。然而,在雏鸟尚未能飞行的阶段,雌鸟会极力保护它们脆弱的幼崽。

夏天田野里盛开的向日葵

原文链接

夏天田野里盛开的向日葵

说明:向日葵色彩鲜艳、姿态大胆,深受蜜蜂、鸟类以及几乎所有人的喜爱。它们的属名“Helianthus”源自希腊语,意为“太阳之花”。这些一年生植物因其硕大、形似雏菊的花朵和迷人的魅力而广受赞誉。虽然向日葵也有红色、橙色和深红色等不同品种,但最常见的仍是那些带有棕色花心的经典黄色花朵。
除了观赏价值,向日葵还因其美味的种子而被广泛种植。这些种子可以直接食用、榨油用于烹饪,或成为鸟类的美味食物。事实上,向日葵的价值早在现代之前就已被发现。数千年前,美洲原住民便开始种植向日葵。它们通常与玉米、豆类和南瓜一同被视为田野“四姐妹”,这表明在成为园艺明星之前,向日葵就已具有重要地位。美国最早的驯化证据来自田纳西州,时间可追溯至约公元前2300年。向日葵的悠久历史一直延续至今,如今在田野与后院依然随处可见。

圆顶礁国家公园弗鲁塔附近的岩画, 犹他州, 美国

原文链接

圆顶礁国家公园弗鲁塔附近的岩画, 犹他州, 美国

说明:圆顶礁国家公园拥有一种亘古不变的魅力。在这里,红色的岩石峭壁、蜿蜒的峡谷与古老的故事,在犹他州沙漠的天空下彼此交织。1971年,这里被正式指定为国家公园。它不仅因鲜明的地质景观而引人驻足,更因那刻印在大地上的古老叙事与文化遗产而让人驻足沉思。
早在游客们穿上徒步靴踏上圆顶礁的步道之前,弗里蒙特人和祖先普韦布洛人便已在此居住。从公元300年至1300年,他们在地穴屋和天然岩穴中生活,将农业巧妙地融入狩猎采集的日常。他们与这片土地的联系既具有精神层面的意义,也具备实际的生活用途。他们在此留下了公园最引人注目的遗迹之一:岩画,比如今日图片中在弗鲁塔地区发现的岩画。这些岩画展示了一种古老的视觉语言,刻画着戴头饰、佩珠宝的人形形象,旁边还有大角羊和蜥蜴等动物图案,以及象征仪式、迁徙和天文现象的抽象符号。这些共同构成了一座无声的档案库,记录着那些曾在这片非凡土地上生活、迁徙并赋予其意义的人们的故事。

皇家英里大道, 爱丁堡, 苏格兰

原文链接

皇家英里大道, 爱丁堡, 苏格兰

说明:每年八月,爱丁堡就不再仅仅是一座城市,而是彻底活跃起来,几乎可以说是字面意义上的活跃。从酒吧地下室到公园长椅,舞台会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冒出来,表演也会在宁静的街道上突然出现。欢迎来到爱丁堡艺穗节。这个节日的故事始于1947年,当时有八个剧团在未受邀请的情况下出现在爱丁堡国际艺术节上,但他们依然坚持演出。这种叛逆的精神从此延续下来,艺穗节由此诞生。
如今,它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节,数千场演出在为期三周的日程里接连上演,任何人都可以参与。只要你有想法,并能找到一个场地,就可以上台表演。甚至一个集装箱都可以被用作舞台,这确实曾经发生过。喜剧是这个艺术节的非官方之王,但也少不了戏剧、舞蹈、变装、音乐剧、魔术、哑剧、朗诵、马戏以及那些难以归类的表演。有一年,一位演员在冰箱里做了一个小时的独白;还有一年,有人用克林贡语上演了一部莎士比亚剧作。街头艺人挤满了如今日图片所示的皇家大道,他们表演魔术、杂耍,并热情地分发宣传单。爱丁堡艺穗节是实验性表演与高端戏剧的乐园,也是许多艺术家职业生涯的起点,比如菲比·沃勒-布里奇和埃迪·伊扎德。

纳帕利海岸的卡拉劳海滩, 可爱岛, 夏威夷, 美国

原文链接

纳帕利海岸的卡拉劳海滩, 可爱岛, 夏威夷, 美国

说明:这里没有路标,也没有纪念品摊位,只有一条长达11英里的泥泞小径、险峻的峭壁以及开阔的视野,通向夏威夷最为偏远的海滩之一。卡拉劳海滩位于考艾岛卡拉劳步道的尽头,是所有辛苦徒步者最终踏上沙滩的奖赏。唯一的陆路就是这条小径,它穿越山谷,沿着海岸峭壁蜿蜒前行。夏季,一些游客会选择划皮划艇抵达,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所有在此停留的人都需要提前获得许可。
早在露营许可证和生态厕所出现之前,这片偏远的土地便已养育了世代的夏威夷原住民。依靠淡水溪流和肥沃的土壤,早期夏威夷人在这里修筑石砌梯田,种植芋头这种在热带和亚热带广泛栽培的块茎作物。捕鱼、耕作以及与土地之间深厚的精神联系构成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至今,神庙遗迹和住宅遗址仍隐藏在山谷的褶皱之中。到了20世纪20年代,由于疾病、西方接触以及土地用途的改变,大多数居民已迁离。近几十年来,一些向往离网生活的人曾来到此地寻求避世,直到州政府实行保护措施。如今的卡拉劳既神圣又迷人,每一波拍岸的海浪都仿佛在低语,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传承。

喷发到太阳日冕层的环状日珥

原文链接

喷发到太阳日冕层的环状日珥

说明:我们的太阳经常出现环状结构喷发。炽热的太阳等离子体从太阳表面跃出,形成日珥,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简单的环形结构日珥。这种环状源自太阳磁场,磁场的形状由螺旋运动的电子和质子勾勒而成。许多进入太阳低日冕层的环状日珥十分庞大,足以包裹地球,且稳定性极强,可持续存在数日之久,它们通常出现在包含太阳黑子的活动区附近。图中展示的四组环状日珥拍摄于2024至2025年间日面的边缘区域,由意大利曼托瓦的一台个人望远镜拍摄,主要由氢发出的非常特殊颜色的光成像。部分日珥会突然破碎,向外喷射高能粒子,由此引发的空间天气事件可能对地球大气层及电网产生影响。

飘浮的光

原文链接

飘浮的光 飘浮的光 飘浮的光

飘浮的光 飘浮的光

飘浮的光 飘浮的光

“红色热带雨林。”

原文链接

“红色热带雨林。” “红色热带雨林。” “红色热带雨林。”

夏日梦

原文链接

夏日梦 夏日梦 夏日梦

夏日梦 夏日梦

夏日梦 夏日梦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的雌狮,肯尼亚

原文链接

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的雌狮,肯尼亚

说明:狮子的怒吼在非洲大草原上回荡,千百年来激发着人类的想象力。每年的8月10日是世界狮子日,这一天邀请我们共同庆祝这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猛兽,同时唤起人们对它们数量日益减少以及保护工作的紧迫性的关注。
位于东非腹地的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保护区,是观赏野生狮子的最佳地点之一。大约850至900头狮子在这片广袤的热带稀树草原上栖息。这里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季节性的角马迁徙,为人们提供了观察狮子生活的前排视角:从领地争夺到团队协作的狩猎行为,无不令人惊叹。然而,马赛马拉不仅是野生动物的乐园,更是社区主导型保护的典范。当地马赛社区与保护组织紧密合作,致力于保护狮子及其祖先世代守护的土地。这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协作关系,正展示出共存的可能性与力量。在这个世界狮子日,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支持保护狮子的努力。为的是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也为了子孙后代依然能在这片土地上,见证狮子的荣耀与力量。

陶波湖上的 Ngātoroirangi 矿湾毛利石刻, 新西兰

原文链接

陶波湖上的 Ngātoroirangi 矿湾毛利石刻, 新西兰

说明:每年8月9日,联合国都会庆祝“世界土著人民国际日”,这一日是纪念原住民社区坚韧精神、智慧和丰富文化的时刻。在美国,这一天也成为反思美洲原住民部落历史与贡献的契机,同时鼓励人们与全球各地的土著人民携手共进。
在遥远的太平洋彼岸,新西兰展现了原住民遗产的震撼实例。位于陶波湖的悬崖之上,矗立着恩加托罗伊朗伊矿湾的毛利岩石雕刻,这是一份对毛利祖先的深情致敬。这些石刻由艺术家马塔希·瓦卡塔卡-布赖特韦尔亲手雕刻,仅能乘船前往,象征着敬意与坚韧不拔。它们提醒着我们:原住民文化并非静止的历史遗迹,而是充满生命力、不断演进、并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文化传承。
在我们纪念这一天的同时,让我们承诺去倾听、学习,并支持本国及世界各地原住民的权利。无论是通过教育、倡导,还是文化交流,每一项行动都有助于守护那些长期以来守护地球的声音。

黄道光之路

原文链接

黄道光之路

说明:道路尽头那奇异的光是什么?那是环绕太阳运行的尘埃。在一年中的某些特定时刻,太阳系内侧的一带反射阳光的尘埃会在日落后不久(或日出前不久)清晰可见,这便是黄道光。人们仍在研究这些尘埃的起源,主流假说认为,黄道光尘埃主要源自小的木星族彗星,它们盘旋着向太阳缓缓靠近。欧洲航天局“罗塞塔”号机器人探测器曾造访过67P彗星,并对该彗星释放的尘埃进行了分析,其最新结果支持了这一假说。本图拍摄于2019年6月21日,拍摄地点是前往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泰德国家公园的一条路上。日落后不久,远处便出现了一片明亮的三角形黄道光。画面中,狮子座最亮的恒星轩辕十四(Regulus)位于中上方偏左的位置,而位于画面下方、更靠近地平线且沉浸在黄道光中的,则是蜂巢星团(M44)。

伊瓜苏瀑布的三火枪瀑布, 阿根廷

原文链接

伊瓜苏瀑布的三火枪瀑布, 阿根廷

说明:没有任何声音能盖过伊瓜苏瀑布的轰鸣。但令人震撼的不仅是那轰鸣的声浪。这座横跨阿根廷与巴西边境的自然奇观,以其磅礴气势令人无法抗拒。广阔的瀑布群绵延近两英里,汇聚了270多道独立瀑布,每一处都展现出独特的水流奔腾和水雾蒸腾之景。
今日图片展示的是阿根廷一侧的壮观景观三火枪瀑布。三股强劲水流并肩倾泻入伊瓜苏河,四周被郁郁葱葱的亚热带雨林环绕。有趣的是,虽然这些瀑布位于阿根廷境内,却只能从巴西一侧看到并进入。
瀑布属于伊瓜苏国家公园,这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地,致力于保护该地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为游客修建了步道与栈道,方便全景观赏与近距离感受那雷鸣般的水势。打开你的感官去感受大自然的奇观,同时别忘了回馈它的慷慨:不留下痕迹,只带走美好记忆。

加斯帕里拉岛灯塔后导标灯, 博卡格兰德, 佛罗里达州, 美国

原文链接

加斯帕里拉岛灯塔后导标灯, 博卡格兰德, 佛罗里达州, 美国

说明:在GPS尚未为船只导航之前,灯塔就是航海者的重要领航标。每座灯塔都拥有独特的闪光模式,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水手们也能凭此确定自身所处的位置。今天是美国国家灯塔日,正是向这些沿海守护者致敬的良机。1789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灯塔由联邦政府统一维护。不论你是历史爱好者、海岸探险者,还是单纯钟爱经典工程建筑的人,这一天都值得你去深入了解灯塔的故事,或与亲朋好友一同参观灯塔。
如同世界上许多灯塔一样,佛罗里达州的加斯帕里拉岛灯塔至今仍屹立于海岸。今日图片中所示的加斯帕里拉岛后方灯塔,有着一段曲折的历史。它最初在特拉华州组装,1927年迁至此地。然而在2014年,这座灯塔被美国海岸警卫队废弃。所幸,这座灯塔在2017年经过修复,2018年再次点亮。如今,它每六秒闪烁一次白光。这两座灯塔均已被列入美国国家史迹名录。灯塔周边区域及其博物馆在特定季节对外开放,向人们讲述这片海域的航运历史。

英仙座中的双星团

原文链接

英仙座中的双星团

说明:这片令人惊叹的星空区域位于英仙座这一壮丽的北方星座,约三个满月(1.5度)的宽度。这里坐落着著名的双疏散星团——英仙座χ。这两个星团在天文学中也被编号为NGC 869(右侧)和NGC 884,它们距离地球约7000光年,包含着比太阳年轻很多且热很多的恒星。两星团相隔仅数百光年,根据其内部恒星的年龄推断,它们仅有1300万岁,这表明二者很可能源自同一恒星形成区。无论使用双筒望远镜还是小型天文望远镜,双星团都极具观赏价值;在光污染较少的地区,甚至肉眼也能一睹其风采。

网站 & 资源

ai-goofish-monitor

Thank Cover of this article by Eriks Abzinovs

本网站已正常运行
发表了147篇文章 · 总计1,564.88k字